本報記者 何惠平
2025年伊始,上海期貨交易所(下稱上期所)啟動了“‘強源助企’——2025產業服務上期行”工作,持續推進各項產業服務工作,以提升產業參與度為目標,更好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上期所以便利實體企業參與、降低交易成本為導向,依托“強源助企”等品牌,通過市場調研分析、制度機制優化和市場服務配套等工作的相互融合、相互促進,構建更加系統、高效的產業客戶服務體系。
在體系支撐下,上期所的產業服務離市場更近,跟企業更親,產業客戶參與期貨市場的成本更低、路徑更短、意愿更強。
打造產業服務綜合體系
據了解,從2023年開始,上期所便開展了“走一線、辦實事、優生態”專項行動,從2024年開始聚焦“走進行業龍頭企業”。上期所通過一線調研,深入了解企業利用期貨衍生品工具現狀,研究分析企業參與期貨市場的難點、痛點、堵點,收集市場呼聲和企業意見建議,以此為基礎,形成優化制度機制、提高服務能力的工作舉措,建立“市場調研—問題導向—優化評價”閉環的工作機制。
與此同時,上期所通過建立所內、所外配套機制,通過多渠道多形式,對內統籌推動產業服務相關工作、對外有效發揮專門委員會議事決策功能,相關機制有機協同,促進交易所產業服務質效不斷提升。
其中,在對內方面,上期所形成產業服務工作跨部門協調機制,統籌各業務口產業服務工作落實落細、推動機制體制優化迭代。在對外方面,上期所有效發揮交易所理事會下設的13個專委會的議事決策功能,從不同側面、不同角度為產業服務工作獻良策、謀突破。
優化制度機制 促進功能發揮
螺紋鋼和熱軋卷板期貨標準倉單注冊量均達到5年來歷史最高值,不銹鋼期貨標準倉單注冊量達到上市以來歷史最高值……數據一方面反映了轉型升級中的鋼鐵產業對價格風險管理的需求上升,另一方面得益于鋼鐵期貨服務的不斷優化。
2024年以來,上期所扎實推進鋼鐵期貨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持續跟蹤鋼鐵產業發展情況,通過拓展交割庫布局、豐富交割資源、優化交割制度等方式完善交割服務,為鋼鐵企業參與期貨市場提供便利,緩解鋼鐵市場供需錯配矛盾,助力鋼鐵行業轉型升級。
“我們是西北地區首家鋼材交割庫,為西北地區近9000萬噸鋼鐵產能提供了參與期貨市場的機會。”中儲發展股份西安物流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
除此之外,上期所還增加了五礦無錫、中國物流、玖隆物流、中儲南京等鋼材期貨交割庫,交割區域從華東拓展至華南、華北、西北地區,加快了產品在全國范圍內的貿易流通,有助于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
2024年,上期所新增交割庫14個、存放點37個,2024年新設山東港口、中石油等4家集團交割庫,新增注冊和認證品牌38個。
成本,一直是企業客戶關注的問題。一家大型金屬生產企業反映,期貨市場保證金較高,公司資金壓力很大。保證金是市場安全穩定運行的重要防線,如何做到既防得住風險,又最大限度為實體企業降成本?
“我們研究對比國外期貨市場經驗,提出了一套符合中國期貨市場運行特點的差異化保證金方案,為實體企業參與期貨市場套期保值交易的保證金優惠一個百分點,每天合計可以為實體企業保證金占用節省20億元~30億元。我們還根據產業需求,加強技術開發和流程優化,實施‘二日交割’,縮短大部分品種交割時間,減少買賣雙方資金占用。”上期所結算部負責人說。
一個個“接地氣”“有溫度”的改革創新,讓企業參與期貨市場的成本更低、路徑更短、意愿更強了。截至2024年11月底,上期所參與交易的產業客戶數同比增加約16%,重要品種產業客戶持倉占比與國際一流交易所基本持平。
深化產業服務 凝聚市場合力
引導實體產業運用期貨工具定價交易、管理風險、配置資源,服務是重中之重。上期所依托“強源助企”等品牌,凝聚各方合力,共同深耕期貨市場,努力使各類資源直達實體企業,并形成定期向市場發布產業服務工作的機制,“開門做服務”。
2024年,上期所“強源助企”市場培育項目涉及氧化鋁、白銀、不銹鋼、集運指數(歐線)等期貨品種和“穩價訂單”工具,鼓勵參與企業在現貨貿易中運用期貨價格進行定價或運用期權工具管理價格風險。
在服務龍頭企業方面,上期所高質量建設“強源助企”產融服務基地,發揮龍頭企業示范效應,提升產業鏈參與期貨市場水平。2024年,上期所新設76家產融服務基地,基地總數達121家,其中產業類基地85家、產融服務類基地36家。2024年,上期所依托產融服務基地組織針對產業鏈企業的培訓活動91場。產融服務基地在普及推廣期貨工具、交流分享行業經驗、合作開展企業培育、提升中介機構專業水平、開展課題研究合作等方面的功能逐步發揮,漸成“燎原之勢”。
上期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上期所將始終堅持服務實體經濟的根本宗旨,把實體企業風險管理的需求作為期貨市場改革創新的動力和源泉,持續提升產業服務工作質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