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央視財經頻道(CCTV-2)播出《大國建造》(第二季)第四集《鑄冶榮耀》,中國十九冶承建的南鋼2號高爐節能降耗技術改造項目精彩亮相,展示了中冶集團世界第一冶金建設國家隊的非凡實力,尤其是中國十九冶作為“世界高爐建設之王”的實力和魅力。11月16日,該節目在央視綜合頻道(CCTV-1)再次播出。
作為中冶集團核心骨干子企業——中國十九冶,在高爐建設積淀了無可替代的核心技術,在服務鋼鐵企業智能化、綠色化的進程中不斷推動中國高爐問鼎世界。在高爐建設領域,中國十九冶是世界第一,憑借冶金工程建設的排他性競爭力,持續書寫著跨越世紀的“高爐傳奇”。
“世界高爐建設之王”中國十九冶,參與過國內外120多座高爐的建設。從三線建設時期建設攀鋼一號高爐開始,中國十九冶在鋼鐵建設領域苦心經營56年,讓自己成長為中國唯一承擔過冶金工程全流程施工的綜合型建筑企業,其奉獻的一個個精品工程,不斷擦亮著“冶金建設國家隊”的金字招牌。
南鋼2號高爐節能降耗技術改造項目是南鋼在新時期開展節能環保升級的重要舉措。2號高爐于2006年8月21日由中國十九冶建成投產,至2022年3月1日停爐已服役近16年,是同時期投產高爐中一代爐齡最為長壽的高爐之一,并再次由中國十九冶承建該項目的新高爐基礎及爐體施工、舊高爐主體拆除、新高爐帶基礎整體推移、高爐系統恢復等技術改造工作。
施工過程中,項目部6天時間完成難度最大的2500噸殘鐵切割、清場,18個小時完成下降管安裝,5天時間完成30套送風支管設備安裝,18個小時完成直徑3.1米爐頂法蘭安裝、焊接......記錄一次次刷新,更是創造了全球首例8100噸高爐帶基礎整體推移47.23米毫厘不差、精準就位的奇跡,于2022年6月3日順利實現高爐出鐵目標,出鐵后3天內迅速達產,是南鋼有史以來開爐最順、運行最穩、達產最快的高爐。
攀鋼一號高爐是新中國成立后完全由我國自行設計的高爐,它采用了當時國內外行之有效的先進經驗和國內研究試驗的成果及一些先進設備,是攀鋼一期工程建設的龍頭。攀鋼一號高爐容積1000立方米,是中國十九冶成立以來建設的第一座高爐。
項目于1969年1月17日破土動工,1970年6月29日順利出鐵。這是中國十九冶在極其艱苦的自然環境中和十分困難的政治氛圍下用青春、熱血、汗水和智慧凝鑄的一座豐碑。
寶鋼一號高爐于1978年11月動工,該高爐是從日本引進的大型設備,容積4063立方米,高113米,設計年產生鐵300萬噸,是當時世界上25座大型現代化高爐之一,也是當時國內最大的高爐。工程歷時6年零4個月(包括工程停、緩建和論證所耽誤的時間),于1985年3月交付使用。施工中,中國十九冶針對工程高、大、新、精的特點,采取主體工程與輔助工程同步建設、土建與專業交叉作業的施工方案,高度重視施工質量,高爐本體17項單位工程全部被評為優質工程,獲冶金部全優工程銀牌獎。
堪稱“高產、優質、低耗、長壽”的攀鋼四號高爐全面移植、消化和發展了寶鋼一號高爐的新技術,是攀鋼二期工程的主體和核心。1987年4月25日,高爐主體工程開始建設,1989年9月25日,煉出第一爐鐵水。四號高爐采用新工藝、新結構、新材料、新設備,其裝備水平和自動控制水平分別達到80年代初和70年代末同類型高爐的世界先進水平。該工程在全國四座高爐(重鋼、唐鋼、宣鋼、攀鋼)工程質量競賽第一輪評比中獲得第一名,并榮獲1992年度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這是中國十九冶歷史上第一個魯班獎工程。
1996年,中國十九冶將盧森堡阿爾貝特公司埃斯·貝爾瓦廠的C高爐成功實現保護性拆除,并在昆明安寧市重新“修配改”組裝昆鋼六號高爐。在建設過程中,中國十九冶職工頑強拼搏,克服修、配、改、代中的許多困難,按昆鋼要求,于1998年12月26日建成出鐵。建成后的昆鋼六號高爐創造了中國高爐建設領域多項第一:中國首座“混血兒”高爐;西南地區最大的現代化高爐;從國外引進二手設備國內第一;一代爐齡13年創造國內第一……是昆鋼當時最大、生產最穩定的高爐。工程于2000年7月獲全國冶金優質工程獎,2002年4月,獲中國施工企業管理協會頒發的“全國用戶滿意工程”證書。
南鋼聯2000立方米高爐位于原南鋼廠南面江邊新區,是一座具有年產154萬噸生鐵能力、技術先進的高爐,高爐為矮胖型,容積為2000立方米。2003年3月,工程開工建設,2004年6月30日,高爐流出第一爐鐵水。施工過程中,面對工期緊、工程量大、新填區固化困難、中標價低、施工設備嚴重缺乏等眾多困難,中國十九冶加強統一管理,充分發揚敢打硬仗、惡仗的光榮傳統,戰勝了嚴寒、“非典”、酷熱帶來的不利影響,攻克諸多技術難題,按照原定計劃圓滿完成了施工任務。
邯鋼1260立方米高爐推移擴容改造工程核心施工內容為在原來1260立方米高爐旁新建一座2000立方米的新高爐,將舊高爐拆除,再將新高爐推移到舊高爐的位置上,建設期為2004年11月20日至2005年7月10日。這是當時中國第五座用推移法進行擴容的高爐,也是中冶集團第一次承建的推移擴容改造高爐工程。此次推移在當時創下多個全國高爐推移新紀錄:推移最重(5200噸),推移時間最短(總用時不到20小時),推移速度最快(5分鐘1米),偏差最小(新舊高爐中心點東西位移7.5毫米,南北位移2.5毫米),推移高爐最高(36.5米),推距最長(37.4米)。
武鋼七號高爐工程于2004年12月開工,2006年6月28日建成投產。高爐總容量3200立方米,是武鋼達產1400萬噸鋼的重點工程,也是中國十九冶完成寶鋼4號高爐后承建的容積最大的一座現代化高爐。工程開工后,十九冶全體施工人員發揚拼搏精神,僅用558天、比合同工期提前12天建成投產,比設計要求提前3天實現達產目標,創同類高爐達產最快紀錄,且高爐本體(含基礎)工程還榮獲2005年度“結構優質工程”稱號,十九冶高爐工程項目部被授予“優秀項目部”稱號。
武鋼八號高爐于2007年5月5日破土動工,因位于武鋼老一燒結舊址上,造成施工區域集中、地下障礙物多,且設計進度嚴重滯后,加之現場老建筑處于邊建邊拆狀態,工程情況復雜,施工難度非常大。根據現場實際,十九冶通過合理部署平面安排施工順序、精心編制施工方案、加強過程機械設備投入,與業主、監理、設計院加強溝通,創建“黨員先鋒崗”“團員活動區”等強有力的措施,確保施工順利進行。該項目于2009年8月2日投產,高爐項目部獲冶金工業工程質量監督站和湖北省冶建建設質量監督站“優秀項目部”稱號。
臺塑越南河靜鋼廠是東南亞最大的鋼鐵聯合企業、海外近20年唯一新建千萬噸級鋼廠。從工程總體規劃設計、總體咨詢服務,到主要設備供貨、主要工程施工,以及調試和維保工作,中冶集團全流程參與,體現了冶金建設國家隊的一流實力,為國際產能與裝備合作建樹了冶金建設樣板工程。2017年5月29日,由中冶賽迪設計、中國十九冶承建的臺塑越南河靜鋼廠1號高爐點火,標志著海峽兩岸企業在國外承建的首個特大型高爐工程投產。2018年5月18日,2號高爐點火成功。
越南河靜項目關鍵部分——高爐工程走出國門,采用中冶自主研發和首創的高爐核心技術裝備,實現了中國特大型高爐先進技術的整體出口,為今后“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承擔大型綠地鋼鐵項目創造了有利條件。該項目此前榮獲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境外工程)、工程綠色建造設計水平評價一等成果及省部級獎項40余項,取得各類科技成果、專利80余項。
青鋼環保搬遷二號高爐項目位于董家口經濟區,是青鋼堅持綠色發展、結構調整、科學發展的全流程優特鋼基地。2013年11月開工,2014年12月具備烘爐條件。項目建成后實現年減排廢水84.6萬噸、二氧化硫940噸,對青島環境產生了積極的影響。青鋼環保搬遷二號高爐容積為2000立方米,在歷時近兩年的建設過程中,十九冶克服地質條件差,施工區域狹窄,構件繁多等諸多不利條件,高效率推進工程進展,成為青鋼自建設以來建設速度最快、最優的項目,得到業主的認可和高度贊揚。
羅源閩光鋼鐵廠一、二號高爐工程是羅源閩光鋼鐵有限責任公司、福建省三鋼(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產能置換及結構調整計劃中的一項重點工程。工程內容包括:高爐本體及爐頂裝料系統、風口平臺出鐵場、粗煤氣系統、主控樓(僅安裝),上述系統土建、建筑、鋼結構、管道、機電安裝調試等。2022年3月,項目完工進入結算階段。
在圓滿完成了產能置換工作同時,該項目還積極響應國家環境保護長期戰略,有效降低了對環境的污染。高爐的順利投產將填補福建地區H型材缺失的空白。
德信鋼鐵2×1780立方米高爐項目位于印度尼西亞中蘇拉威西島青山工業園區,于2018年4月10日正式開工。工程內容主要為新建兩座1780立方米高爐、熱風爐以及配套公輔設施等,是印度尼西亞目前最大的高爐煉鐵系統工程之一。其中一號高爐于2020年3月29日投產,二號高爐于2021年2月4日投產。
該項目是中國十九冶堅定不移貫徹“一核兩高兩帶八點”戰略思想,做精做優海外市場的具體行動,項目的全面建成進一步響應了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有效提升了印尼當地的就業率。
萊鋼高爐項目位于山東省濟南市鋼城區,是山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萊蕪分公司的新舊動能轉換重點項目,項目自2020年3月30日正式開工以來,歷經了新冠疫情、寒潮天氣、節能環保產業升級等諸多挑戰。
項目集成了10余項鋼鐵冶煉領先技術,是打造智慧煉鐵、重塑比較優勢的示范工程,對于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加快新舊動能產業升級具有重大意義。
昆鋼環保搬遷改造項目高爐煉鐵工程位于云南省安寧市工業園區草鋪昆鋼新區內。于2020年8月動工,主要施工內容為新建一座2500立方米高爐及槽前轉運站(槽前篩分間)系統、礦槽焦槽本體及槽上運輸系統、槽下供料系統、上料系統、爐頂裝料系統、高爐本體、風口平臺及出鐵場、渣處理、粗煤氣系統、煤噴吹系統,鼓風機站、干式煤氣布袋除塵及TRT系統、給排水系統、環境除塵,供電、傳動及計算機控制、電信系統,信息系統及智能化,區域內管線,區域內道路及排水等設施。
項目建成后,昆鋼新區將形成年產540萬噸鋼的綜合生產能力,成為具有國際化、現代化水平,符合未來發展趨勢的先進鋼鐵智能制造示范基地。該項目是昆鋼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具體體現,也是十九冶助力云南省鋼鐵產業做精做強、冶金工業走綠色發展之路的務實行動。
山西晉南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曲沃基地二期產能減量置換工程三號高爐,位于山西省曲沃縣,為產能置換、升級改造項目。工程內容為新建一座1860立方米高爐,是包含了槽上供料系統、槽下及上料系統、爐頂系統、粗煤氣系統、爐體系統、出鐵廠系統、水渣系統、熱風爐系統等全系統大型高爐建設項目。
該項目于2022年3月2日建成投產,是晉南鋼鐵集團在新時期打造中西部最大型鋼生產基地的重要布局,也是中國十九冶打造冶金尖端品牌的重點項目之一。
半個多世紀以來,誕生于攀西大裂谷的“西部鐵軍”聽黨指揮、忠誠擔當,在鋼鐵工業的發展歷史中充分發揮“大國重器”和“頂梁柱”作用,用汗水和智慧不斷創造冶金高爐的建設奇跡。未來,中國十九冶將聚力打造冶金高爐尖端品牌,保持“西部鐵軍”在冶金高爐建設上的王牌優勢,彰顯“冶金建設國家隊”高爐建設品牌魅力,在服務鋼鐵企業智能化、綠色化的進程中推動中國高爐問鼎世界,持續書寫跨越世紀的高爐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