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冶金報社
記者 劉經緯 邵啟明 報道
圖片由南鋼提供
12月21日,由長三角鋼鐵產業發展協會(以下簡稱長三角鋼協)、南京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太原科技大學主辦,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斯派超科技、中冶賽迪信息技術(重慶)有限公司、合肥市勇安建設工程有限公司、南京工業大學協辦的長三角鋼協第一屆五次理事擴大會議暨2024全國冶金設備智能運維高峰論壇在江蘇南京召開。


圖為會議現場
長三角鋼協一屆四次理事會會長、南鋼總裁祝瑞榮出席會議并作2024年度協會工作報告。南鋼常務副總裁徐曉春、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副秘書長曾建平、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秘書長石洪衛、機械工業信息研究院黨委副書記周寶東出席會議并致辭。會議由長三角鋼協秘書長包忠峰主持。

圖為祝瑞榮
祝瑞榮作了題為《砥礪奮進開拓新局面 聚力前行再踏新征程》的工作報告。他表示,2024年是協會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在一屆四次理事會的領導下,全體會員砥礪前行,開展了富有創新和開拓意義的六項重要工作:一是不忘初心,黨建工作更加堅實;二是穩扎穩打,基礎建設更加牢固;三是搭建平臺,學術成效更加顯著;四是制定標準,產業藍圖更加清晰;五是合規按章,治理體系更加完善;六是團結一致,發展合力更加凝聚。
對于2025年協會的工作,祝瑞榮從六個方面作出了部署。一是堅持黨的領導,著力服務國家大政方針決策;二是堅持學術宗旨,著力發揮學術立會的全面作用;三是堅持專業特長,著力發揮學術專家的人才優勢;四是堅持會員為本,著力服務會員單位的成長發展;五是堅持標準引領,著力推動協會標準建設和改革;六是堅持激發活力,著力提升協會整體治理水平。

圖為徐曉春
徐曉春在致辭中表示,長三角作為我國經濟最具活力和創新力的區域之一,歷史悠久、英彥云集。2024 年,南鋼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守正創新、先立后破,打造靈活應對市場變化的高韌性生產運營模式,加快工業化與信息化在更廣范圍、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實現融合發展。南鋼在經營績效、智能制造等方面體現了綜合競爭實力。作為長三角地區的重點工業引擎,南鋼始終以建設世界一流高科技企業為出發點和切入點,堅持技術創新引領,賦能全領域業務尋優,立足發展新質生產力。未來,希望通過長三角鋼鐵產業發展協會這一交流業務、交融思想的平臺,匯聚冶金設備運維的寶貴經驗,分享先進智造技術的應用案例,為解決行業轉型難題提供新思路,為推動產業鏈高質量發展拓展新路徑。期待在新的一年里,和大家攜手并進,以更加堅定的步伐,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壯闊征程中奮勇前行。以創新為筆,以實干為墨,書寫鋼鐵產業蓬勃發展的昂揚新篇,為區域經濟繁榮奉獻磅礴力量。

圖為曾建平
曾建平表示,人工智能是重要的新質生產力,是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關鍵動力,為了加強AI在冶金設備智能運維中的應用,要深度融合先進的人工智能技術與傳統冶金工藝。一是應建立完善的數據采集與監控系統,為AI算法提供豐富的大數據基礎;二是要利用機器學習算法對海量數據進行深度挖掘,識別設備運行的潛在規律和異常模式,實現故障的提前預警與精準定位;三是要結合深度學習技術,不斷優化預測模型,提升對復雜故障的診斷精度和響應速度;四是要構建智能運維平臺,集成數據分析、決策支持與遠程操控功能,實現運維工作的自動化與智能化。通過AI為冶金設備的運維賦能,推動冶金行業向更高水平的智能化、綠色化轉型,為行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新動力。

圖為石洪衛
石洪衛表示,從發展階段看,中國鋼鐵工業已從增量發展階段進入減量優化階段。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國家近期出臺的一系列政策傳遞的信息看,我國經濟將保持持續增長,但國家經濟的結構正在發生變化。他指出,國家經濟結構決定產業結構和消費結構,消費結構決定生產結構,生產的前置條件是消費,企業經營的核心是盈利,在減量發展的階段,企業重構新的經營基礎,著力提升盈利能力和創新發展能力尤為重要。在此基礎上,冶金設備運維當前面臨三大課題:一是對于超低排放改造的設備,運維不當反而會增加成本;二是進入減量化階段后,很多企業的產線都在快速調整,企業將面對新產線的運維課題;三是未來在柔性化生產過程中如何做好設備運維。

圖為周寶東
周寶東表示,協會在我國經濟發展和實現現代化的偉大事業過程中,應該也必將起著非常大的作用,不僅應起到橋梁和紐帶的作用,更應起到平衡的作用,創造更大的價值。這具體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協會應該組織聯合攻關,包括技術、市場等方面;二是協會的責任應該是集體發聲,大家應該聯合起來,團結起來;三是協會應該和會員單位以及服務的組織一起建立一個健康發展的行業生態。他還表示,長三角鋼協自成立以來一直致力于鋼鐵技術的發展,做了很多促進產業鏈發展的工作,機械工業信息研究院將一如既往地支持長三角鋼協發展,共同推進機械行業、冶金行業的全產業鏈建設取得更大的成績。

圖為包忠峰

圖為劉少翔

圖為尹孝輝
會上,長三角鋼協副秘書長、監事劉少翔作了協會2024年度監事報告和財務工作報告。長三角鋼協副秘書長尹孝輝宣讀了《關于成立長三角鋼鐵產業發展協會先進焊接技術專家委員會的通知》,聘任中核二三設計公司總工程師馮英超為主任委員。

圖為周金龍

圖為程鼎
會議選舉產生了長三角鋼協一屆五次理事會輪值會長,祝瑞榮成功當選。他在當選講話中就協會理事會的建設與工作提出了四點要求:一要突出政治性,確保辦會方向不偏離;二要堅持學術性,確保初心使命不動搖;三要強化服務性,確保辦會質量不滑坡;四要注重創新性,確保發展勢頭不減弱。隨后,中國十七冶集團副總經理周金龍和馬鋼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程鼎分別作為協會會員代表致祝賀詞。
會議還舉行了聘任和頒獎儀式,為長三角鋼協一屆五次理事會黨支部、秘書處成員頒發了聘書,為協會先進焊接技術專家委員會揭牌,并為協會各專家委員會負責人以及協會先進焊接技術專家委員會、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增材制造委員會的專家頒發了聘書。同時,會議為長三角鋼協2024年度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優秀工程獎和優秀項目經理頒發了證書。期間,協會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毛小東、增材制造委員會秘書長岳健廣分別代表各自委員會作了工作總結,中國礦業大學教授劉海順就團體標準相關工作進行了交流,中冶賽迪信息技術(重慶)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彭燕華、銅陵學院講師陳聞超、馬鋼股份公司首席科學家吳保橋分別代表專家委員會負責人、增材制造委員會專家、先進集體進行了表態發言。中國科技大學教授秦豐華主持儀式。

圖為為長三角鋼協一屆五次理事會黨支部、秘書處成員頒發聘書

圖為協會先進焊接技術專家委員會揭牌

圖為各項聘書頒發


圖為各項榮譽證書頒發

圖為毛小東

圖為岳健廣

圖為劉海順

圖為彭燕華

圖為陳聞超

圖為吳保橋
2024全國冶金設備智能運維高峰論壇同期舉行,論壇分別由同濟大學教授王彥博、浙江大學正高級工程師金振奮、南京大學教授陳春林主持。
論壇上,南鋼金恒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江海洋、上海大學教授任忠鳴、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副教授唐荻音、西安交通大學副教授楊彬、斯派超科技銷售經理崔超、太原科技大學教授石慧、馬鋼集團冷軋總廠公司電氣首席師陳立君、華為無線智能傳感網絡技術專家劉子彥先后作專題報告,圍繞冶金設備實時異常監測與故障診斷、即時油液檢測、設備預測性維護等方面進行了深入交流,分別分享了各自在冶金設備智能運維方面的研究成果、企業實踐和解決方案。


圖為專題報告環節
會議受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南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西安建筑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太原工業學院支持。來自長三角鋼協會員單位,以及鋼鐵行業及產業鏈相關高校、設計院、企事業單位的160余名專家、學者、技術人員參加了會議。

圖為《冶金設備智能運維技術規范》團體標準初稿討論會(劉經緯攝)
此外,12月20日,長三角鋼協還組織召開了《冶金設備智能運維技術規范》團體標準初稿討論會,太原科技大學教授張曉紅主持會議并介紹了該標準的初稿進展,與會專家圍繞該標準初稿的具體內容進行了廣泛討論并提出建設性意見;組織召開了協會黨支部理論學習,支部紀檢委員岳健廣帶領大家就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對新時代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的重要指示、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北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流動黨員管理責任清單、《關于加強社會組織規范化建設推動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等進行了學習。

圖為參會代表合影
热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