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鞍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雙碳最佳實踐能效標桿示范”公示總結
馬鋼集團、馬鋼股份黨委書記、董事長 蔣育翔
馬鞍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馬鋼”)一直以來高度重視節能減排工作,以實際行動響應國家雙碳戰略,走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道路。特別是在2020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馬鋼,勉勵馬鋼人“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把握機遇、順勢而上”后,馬鋼極致能效工作開始了跨越式發展。通過加快節能技術改造、推進設備能效提升、強化余能余熱回收、完善能源管理體系、促進數字賦能等一系列舉措,主要工序能效水平取得了長足進步。培育期,煉焦工序能耗降低7.70kgce/t,高爐工序能耗降低 16.98kgce/t,轉爐工序能耗降低4.89kgce/t,電爐工序能耗降低8.71kgce/t,達到歷史最優水平,跑出了馬鋼加速度。并在2023年培育期內“全國重點大型耗能鋼鐵生產設備節能降耗對標競賽”中,榮獲佳績,其中:特鋼電爐榮獲“冠軍爐”,四鋼2#轉爐、煉鐵A#燒結機榮獲“優勝爐”,煉鐵三座高爐榮獲“創先爐”。
頂層設計,強化責任擔當
馬鋼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將“深挖節能降碳技術改造潛力,加快重點工序節能降碳步伐,推進主要工藝流程極致能效提升”作為雙碳戰略作為重要抓手,全面融入馬鋼集團戰略發展規劃。
自2022年鋼鐵行業能效提升三年行動方案啟動之始,馬鋼便積極參與“雙碳最佳實踐能效標桿示范企業”培育工作,內部成立了由公司領導為組長,各部門任組員的專項推進組,全面推進公司極致能效標桿創建工作。對照極致能效“三清單、兩標準、一系統”,系統性梳理存在的差距與不足;進一步完善能源計量、檢化驗、信息化等基礎工作,為能效標桿創建奠定基礎。
技術引領,加快節能降碳步伐
雙碳最佳實踐能效標桿培育期,馬鋼對照中鋼協發布的極致能效50項技術清單和93項能力清單,以及同行業節能降碳措施應用案例,全流程、全系統、常態化開展企業間對標找差,多渠道尋求專家指導,充分借助中鋼協搭建的各類技術交流平臺,全面加快推進節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設備更新升級,各類對標成果得到及時轉化落地。近五年,通過技改項目累計投入202.90億元,完成一批重點設備的更新換代,節能量達58.62萬噸標煤;除技改投入外,還以第三方EMC模式,推進了51項節能降碳項目的應用,實現節能7.14萬噸標煤。有效促進了用能結構、管理及技術水平的提升。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能效標桿創建之路。
當前,馬鋼正積極開展高爐富氫冶煉、轉爐噴吹生物質炭、高爐噴吹生石灰、高爐沖渣水余熱回收利用、石灰窯煙氣CO2捕集項目、微藻固碳技術等前沿降碳新技術攻關和工業化試驗,推進能耗雙控向碳排放雙控全面轉型,加快構建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新制度體系,進一步豐富綠色低碳轉型內涵,樹立行業綠色發展新典范。
優化用能結構,深挖綠電潛力
馬鋼提前謀劃、開發各類綠色電力資源。利用閑置廠房屋頂建立分布式光伏電站,裝機容量46MW,年均發電量4272萬 kW·h,每年可節約標準煤1.3萬噸,減排二氧化碳4萬噸,效益可達555萬元/年,碳收益232萬元/年。
在推動能源結構轉型的路上,借助綠色電力交易機制,積極與省內外電力交易中心、新能源發電頭部企業開展深入交流,簽訂了多份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動企業能源轉型。自2022年9月安徽省首次開展綠電交易以來,已經累計完成約8.31億kW·h綠電交易,用市場助推“雙碳”加速度。
協同合作,推進數據治理
在推進極致能效標桿創建過程中,公司領導多次強調能效提升、標桿創建的重要性,提高全體職工的節能降碳意識。通過多部門聯合,組建近130人的各類專業人才工作團隊,將能源數據管理由原先單一部門管理調整為多部門協同規范管理的模式。單一的數據管理提升為:將數據與生產工況、設備狀態、對標找差、碳氮平衡等相結合,交叉驗證數據的科學性和合理性,確保能源數據真實有效。通過能源計量、檢化驗、信息化、統計制度等全流程的數據治理,鍛煉出一批精通數據的專家,為能效標桿示范、碳排放雙控等工作打下堅實的數據基礎。
建章立制,規范管理流程
以重點工序能效提升為契機,深挖能源降本和內部管理薄弱環節,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根據能效標桿示范驗收標準和要求,馬鋼進一步梳理了檢化驗、數據統計、能源計量等管理流程,推進完成檢化驗CNAS擴項認證工作、修訂《能源計量管理辦法》、編制《能源統計監測管理標準》、繪制在線能源計量網絡圖、完善現有測量及能源管理體系等。從而細化了能源計量管理流程、優化了節能減碳管理機制。
馬鋼煉焦工序、電爐工序、3200m3及以上高爐、300t轉爐獲“雙碳最佳實踐能效標桿示范”公示,既是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對馬鋼極致能效工作的認可,更為馬鋼堅定不移推進綠色低碳轉型提供了強大動力,鼓舞了士氣。馬鋼將以此為契機,不忘初心,全面推進極致能效工程,為推動鋼鐵行業綠色低碳轉型發展貢獻馬鋼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