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滬深交易所發布退市規則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其中在交易類指標方面,將原來“連續20個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盤價均低于面值”修改為“連續20個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盤價均低于人民幣1元”,提升了規則適用的公平性和統一性,另外,進一步充實交易類退市情形,充分發揮市場化退市功能,新增“連續20個交易日在本所的每日股票收盤總市值均低于人民幣3億元”的退市情形,滬深各板塊標準保持一致。
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本次征求意見稿在交易類指標方面進行修改,主要是出于兩方面考慮:一是A股市場的上市公司,作為我國最優質的一批企業,代表著我國最先進的生產力,而這些公司也是各行各業的代表,若總市值均低于3億元規模總量上較小,不能客觀反映相關行業的實際情況;二是對于總市值低于3億元的公司,通常情況而言,也基本上達不到上市要求,因此讓其退市也屬于合理考慮。
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截至12月15日,年內A股已有9只股票觸發面值退市,而去年全年,共6家公司因面值退市。
中郵證券首席研究官尚震宇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面值退市”改為“1元退市”,將會加速市場內部分化進程,“投資者用腳投票”起到更大作用,倒逼上市公司關注主營業務,持續穩健經營。對投資者而言,面值退市大幅增加投資績差股的風險,驅動資金流向績優公司。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還有2只股票面臨面值退市風險。《證券日報》記者根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截至12月15日,剔除暫停上市的公司,有61只股票價格低于2元,其中,有6只股票價格在1元附近徘徊(低于1.1元),這6只股票中,*ST剛泰、*ST金鈺已經連續10多個交易日股價低于1元。
陳靂表示,面值退市有利于降低投資者對績差股的炒作預期,警惕投資者遠離低價股炒作,進而優化市場投資環境,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