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見過凌晨4點的城市嗎?可能,你并沒有靜下心去想過,這個本應還籠罩在夜幕寧靜中的時間點,卻已然有不少人在霓虹燈和路燈的交相輝映中,劃出一道道運行軌跡,或腳步、或輪胎,交錯忙碌,甚至他們中有些人從前一天夜間到此時都沒有一刻停下……
2025年第一天凌晨4點,我和10歲的兒子睡眼惺忪地走出家門。盡管天氣預報顯示,無風,氣溫也尚可。然而,剛到戶外的一瞬間,我們還是不由地縮緊了脖子,裹緊了外套。這么早出門,是因為我們要去參加一個主題為“致敬城市‘守夜人’”的公益活動,為他們送去一份溫暖與關懷,并與他們一起迎接新年的第一縷陽光!
到達集合地點,活動主辦方已經(jīng)提前準備好了一份份早餐。在簡單的行前說明后,50多人的隊伍自此出發(fā),朝著不同方向發(fā)散,沿途尋訪城市“守夜人”。
兒子作為小組長,帶領幾名組員及家長一行10余人,帶著提前草擬的幾個問題,開始了隨機尋訪。
一路上,幾個孩子勇敢地揮手叫停那些行色匆忙的“守夜人”。他們每每在叫停后都會敬一個少先隊隊禮,然后禮貌地問一句:您有急單嗎?打擾您幾分鐘可以嗎?這樣周到的考慮,著實讓我們幾個跟在他們身后的家長頗感意外。我們先后尋訪了出租車司機、外賣小哥、代駕司機、環(huán)衛(wèi)工人和醫(yī)院的醫(yī)護人員。其中有一名20年如一日守護城市環(huán)境的環(huán)衛(wèi)工,她每天3點多就出門,工作要持續(xù)4個小時以上;有一名半年前失業(yè)的代駕司機,因為跨年夜生意多,他已經(jīng)從前一天晚上9點開始連續(xù)“跑”車7個多小時;有一名剛剛出完急診的兒科醫(yī)生,滿眼的血絲……
孩子們七嘴八舌地發(fā)問,他們耐心地講述自己的故事。孩子們遞上早餐,叮囑他們記得趁熱吃,他們則回以一聲真誠的“感謝”,轉(zhuǎn)身趕赴新的方向,甚至還有人在走出一段距離后又回頭向我們擺手致意并勉勵孩子們“好好學習”……
一路上,我們還看到了3點就到市場批發(fā)豬肉的生鮮攤主,看到了24小時營業(yè)的便利店的營業(yè)員,看到了一早開始準備食材的早餐店主……夜色中,一個個四處奔波、為了更好生活而努力奮斗的背影,一個個為了維護社會運行秩序而無怨無悔堅守的背影,甚至這一個個冒著嚴寒表達關懷和敬意的、眼里寫滿堅定接受了一次深刻洗禮的小小身影,在這個特別的凌晨,一點點匯聚成讓人無比動容又無比催人奮進的力量。在這個寒冷的冬夜,一群溫暖的人,成全了一次溫暖的相遇。
兒子所在小組的手拉旗上寫著他們的宣言:謝謝你們平凡又耀眼,作我們歲月里的明亮星辰。他們手持手拉旗,與尋訪的“守夜人”一一合影,相信,這一張合影和這一次經(jīng)歷也將鐫刻成孩子們更強的公民意識和社會責任感,鐫刻成真善美的優(yōu)秀品質(zhì)。 (張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