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鄂城鋼鐵公司煉鐵廠“顏善韜創新工作室”圍繞高爐生產,以燒結生產、配礦試驗研究、降本增效、節能減排、技術改造等為主題,開展崗位創新和人才培養工作,有效助力鐵成本保持較強競爭力。
聚焦生產,降本增效取得實效
面對嚴峻的市場形勢,顏善韜創新工作室積極響應該公司深挖降本潛能號召,在燒結車間多層面、多維度推進創新,以穩定生產、降本增效為切入點,引領職工創新創效,取得明顯效果,為提高燒結生產效率奠定扎實基礎。
2024年,燒結車間同比去年事故次數下降50%,故障臺時下降39%,備件輔材費用下降5.1%,燒結生產設備月平均作業率創下近5年來的最好紀錄。
“燒結機臺車布料旋轉送料器改造”創新項目,減少布料拉鉤;
“自動布料控制方法”項目,優化生產;
“返礦皮帶緩沖倉改造”項目,減少運行故障;
“提高單輥篦條更換效率”項目,實現設備在線清理不停機;
“配料秤改造”項目,穩定燒結礦堿度......
近兩年,眾多創新改造項目和創新聯盟項目,提高了生產效率,有力支撐了鐵成本的降低。
聚焦技術,解決難題前沿陣地
“創新工作室的核心就是解決問題,只有緊緊抓住‘解決生產問題’這一根本,才能真正發掘團隊成員的技術才干,讓工作室成為解決生產難題的前沿陣地。”作為工作室領軍人物、優秀創新培育師的顏善韜說道。
工作室按照專業成立設備管理、生產技術、燒結工藝、原料、自動化5個專業小組,分別由專業的工程師和技師帶頭人負責帶隊。自成立以來,工作室統籌規劃、團結合作、集思廣益,鼓勵各專業工作小組骨干對生產疑難雜癥進行“攻關”,針對制約生產的瓶頸問題逐個把脈問診,對癥下藥。
針對原料料場取料機積礦現象,工作室成員想辦法進行改造,解決集電器撞壞問題,保障生產順行。
針對燒結機更換單輥篦條耗時長、步驟繁瑣、危險系數高的問題,成員對單輥冷卻水管進行改造后,有效降低勞動強度和檢修時長,提高檢修安全性。
類似這樣解決生產問題的例子還有很多。工作室還借助中南創新聯盟平臺,不斷引進“智”造新技術,分享“智”能新成果,為生產賦能,讓工作室真正成為解決難題的前沿陣地。
聚焦人才,業務技能穩步提升
“加入顏善韜創新工作室,讓我學到了很多東西,技術水平快速提升,也能夠獨立解決工藝方面的問題了!” “寶武集團創新新人”江澤軍興奮地說。
人才是創新的根基。在人才培養上,顏善韜創新工作室有一套方法:建立導師與學徒工作計劃,實施“創新技術技能提升行動”,帶動更多的人才隊伍梯次發展。近兩年,工作室成員共獲得崗位創新成果獎39項,取得各類專利30項,先進操作法3項,撰寫科技論文10篇,工作室成員有2人評為該公司創新之星,6人獲得中南鋼鐵職工技能比武的亞軍和季軍、中南鋼鐵青年崗位能手、中南鋼鐵青年崗位建功立業獎、該公司勞動模范等榮譽。
師帶徒,傳授“絕活妙招”
與此同時,創新工作室注重對新進大學生的培養,輔導大學生圍繞燒結生產開展崗位創新活動,助力生產設備穩定順行。2024年,指導大學生參與的崗位創新項目獲得該公司創新成果二等獎,并在中南鋼鐵“青創集市崗位創新交流活動中獲得了三等獎。(晏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