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生產節奏加快,檢驗項目“雜、全、多”,如何發揮女工半邊天的作用,展現了新時期檢驗女工的風采,主要承擔了公司高爐、燒結等中間產品的理化檢測及公司部分進廠原燃料及熔劑的化學分析任務的新余鋼鐵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鋼)檢測中心鐵前化驗大班在爭創女職工建功立業標兵崗的競賽中,用體系作基礎、以科技為支撐、以“雙提升”為抓手、擰成一股繩,練好“準、穩、升”,用實力和創新圓滿完成了上級下達的績效考核任務。在2020年度的評比中,大班蟬聯公司四星級標桿班組,班組星級“五好員工”比例達到95%以上。為此,該班組榮獲2020年度新鋼女職工建功立業標兵崗榮譽稱號。人們不禁要問,花兒為什么這樣紅?
用體系作基礎 把好一個“準”
該大班現有員工21人,其中女員工17人,占比約81%;班組成員中具備中、高級技能的有19人,大班以人性的考核穩定人心,做到勤交流、多溝通、共商量、同決策、同改進,從而凝聚了人心,使班組真正做到事事有人管,事事有人干,班子的凝聚力、戰斗力、親和力有了明顯提高。
鐵化大班結合該中心“雙提升”相關工作修訂完善了各分項工作的目標分解、實施計劃及考核細則,以規范化、制度化的管理來確保做好各項工作。同時以各分項工作的檢查情況、目標完成情況、績效考核情況、異常情況的處置等作為考核評分依據,班組、員工每天進行檢查,并對檢查情況評比(自評),月底排序,員工簽名認可,每月獎金也由排序評分來確實系數進行差額分配,實行績效評分的精細考核,將目標-績效管理工作真正落實到班組、員工。
以科技為支撐 突出一個“穩”
各項管理措施的到位和員工的自覺遵守,才成就了多年的輝煌。為確保完成生產任務及績效考核,在人員緊張局面難以緩解的情況下,大班通過人員的合理統籌調配、技術創新及攻關,優化工作流程與模式,引進新設備,創新檢測方法,降低員工操作強度,改善員工作業環境,有效緩解了人員緊張的矛盾,較好地完成了檢驗檢測任務,2020年創效1128萬元。在降低材料消耗方面,大班成立了設備“用維檢”團隊,尤其是在疫情嚴重時期,自己動手維修大型儀器設備,按平均單次維修1天計算,僅人力消耗可節省約1萬/天,同時繼續保持了好的做法,如X熒光壓樣環的重復利用等,節約了大量材料費用及外委維修費用。
以“雙提升”為抓手 注重一個“升”
大班借助星級員工、星級班組評價工作的開展,將員工的日常績效考核情況納入星級員工的評價中,通過星級員工考核評比的平臺,調動員工的積極性。面對人員不斷減少的現狀,大班眼睛向內,采取了各種辦法和手段,打破班次、班別的桎梏,人員機動安排,以應對突發性的缺員狀況,全年員工義務奉獻累積工時達500多小時,為保質保量完成生產任務提供了人力基礎。
“婦女能頂半邊天”。在保障生產順利的同時,注重發揮班組每個成員的優勢,給他們提供發揮聰明才智的舞臺,班組的女將們在班組“家文化”建設上也可謂功勛卓著。有的人廚藝超群、有的人是家務能手、有的人樂善好施、有的人活潑開朗…但這些不同的元素聚集在一起不僅不會產生沖突,反而具有1+1>2的鮮明特點,使得班組“家文化”活動有聲有色。通過開展征集員工警句格言、合理化建議、開展讀書活動等活動,來激發員工的“主人翁”意識、責任感和對工作的熱情,其中《煤、焦灰中SiO2的檢測工藝優化》被評為2020年度“金點子”合理化建議提名獎。高涌獲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公司“優秀共產黨員”;陸珺獲江西省“振興杯”技能大賽化學檢驗員第六名;多人在新余市以及公司工會舉辦的各項活動中取得了優異成績。(張俊 陸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