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孟祥林 通訊員邱淑興 胡鵬)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2024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集中接收申請項目評審結果,鞍鋼集團攀鋼研究院聯合中南大學申請的“磁流體耦合高梯度磁選提質攀西鈦精礦制備氯化用人造金紅石基礎研究”、聯合重慶大學申請的“生物質與煤共炭化過程含氫基團的遷移規律及活性焦性能調控研究”兩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成功獲批。
“磁流體耦合高梯度磁選提質攀西鈦精礦制備氯化用人造金紅石基礎研究”項目,針對我國鈦鐵礦資源豐富但硅鈣雜質含量多,難以支撐氯化鈦白高質量生產的技術難題,提出采用磁流體耦合高梯度磁選提質鈦精礦,以硫酸法鈦白副產品綠礬作為磁流體擴大鈦鐵礦相與硅酸鹽相受力差異,實現二者按磁化率精細分離,為制備氯化用人造金紅石提供優質原料,支撐我國氯化產業的高端可持續發展。
“生物質與煤共炭化過程含氫基團的遷移規律及活性焦性能調控研究”項目,針對低碳冶煉新時代發展需求,開展生物質與煤共炭化制備活性焦等研究,從宏觀尺度和分子層面實現生物質活性焦性能的有效調控,構建高質量生物質活性焦制備的理論基礎和技術原型,支撐冶金行業綠色可持續發展。
2024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請數量大幅增加,面上項目支持率僅為11.66%。
近年來,攀鋼研究院在申報政府項目加強頂層設計,系統謀劃,重點發力,成效顯著,2024年已成功獲批6項政府項目(國家級4項,省級1項,市級1項)。
【鏈接】
面上項目?,也稱為一般項目,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主要資助項目類型之一。它支持從事基礎研究的科學技術人員在科學基金資助范圍內自主選題,開展創新性的科學研究,促進各學科均衡、協調和可持續發展。
《中國冶金報》(2024年12月05日 01版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