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業務、協力“雙回歸”,是該公司面對嚴峻行業形勢,深入推進降本增效工作的有力舉措,設備管理部認真落實“雙回歸”要求,通過全面對標找差,系統構建公司計量管理體系,打好計量業務回歸攻堅戰,實現降本1200萬元。
01盤清家底。業務回歸之初,該公司的計量點呈現出點多分布廣復雜態勢?!肮居卸嗌儆嬃奎c我們不清楚,怎么能管好?”設備管理部計量管理員詹麗慧發出了“靈魂拷問”。要回歸業務,首先得理清“家底”,面對量大分散亂的計量點,設備管理部高級主任師熊國川組織各單位計量管理人員,對計量點進行全面排查和評估,摸清“家底”,并將物資計量點和能源計量點分級精準定位。
02對標學習。面對管理制度差缺的“短板”。設備管理部組織3名技術業務骨干去優秀的同行企業“取經”,同時,邀請同行優秀的計量管理專家到該公司進行工作指導,精準界定了各部門、各崗位在計量管理工作中的職責定位,從根本上杜絕了管理真空與漏洞。
03強化培訓。針對現場員工操作不熟悉、計量設備維護檢修技能不足等問題,設備管理部組織各單位編制了《計量綜合操作崗位規程》《計量設備通用技術規程》等標準,并開展了有關計量基礎知識、計量校準及計量管理等知識培訓6次,從操作、維護、管理各環節為員工提供了全流程的工作指南,提升計量工作的準確性、高效性與規范性。2024年公司計量管理工作實現計量異議為“0”。
04過程監管。各單位嚴格執行“日常監督”與“專項監察”兩種機制,對計量全流程管理實施監督檢查,及時發現并糾正偏差,堵塞“跑、冒、滴、漏”,全面提升計量工作的規范性與準確性,為計量業務回歸提供了強力支撐。
05量值溯源。定期對計量器具進行校準與維護,運用智能司磅系統對汽車衡、火車軌道衡、鐵水軌道衡等的數據進行管理,實現遠程監控,集中管理全廠二級物資計量數據,實現實時、動態、可視化管理,確保數據的公平、公正、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