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庫既是物資的儲存和周轉場所,也是資金的沉淀區和周轉區,如何通過提升倉庫容量、提高倉庫利用率,實現效用最大化?重慶鋼鐵物流運輸部通過將閑置的普棒末端庫改造成中厚板中間產品中轉倉庫,換來庫容“大提升”,同時也實現了“有物必有位、有位必歸類、歸類必標識”的管理再提升,有效降低了倉儲成本。
過去,中厚板中間產品由中厚板末端庫房和碼頭庫房接收。
由于中厚板中間產品準發和拍賣周期長,中厚板末端庫房和碼頭庫房難以滿足中間產品存放的場地需求。無法入庫的中厚板中間產品只能轉運到外倉,增加了倉儲成本。
為最大限度降低倉儲成本、提升物流效率,物流運輸部物流管理室、設備管理室、成品作業區協同成立了成品發運工作小組,在充分考察廠內物流設施條件,綜合考量庫房位置、運輸距離、改造所需條件等情況后,決定將普棒末端庫房作為中厚板中間產品的倉儲補充庫房。
行車吊具改造是庫房改造中最重要的一項工作。改造難點是將吊運棒材產品的吊具,變成能適應不同中厚板規格的專用吊具,對行車的磁吸精度要求更高。
為解決這一難題,成品發運工作小組對比研究鐵路一庫、碼頭庫及4100末端庫三個庫房的行車磁吸精度,最終敲定使用磁吸牢固性更強、防振動和顛簸的吊具以及高精度電路控制方案,改造后便進行了首次中厚板產品分張功能試車,具備了開展中厚板產品吊運的作業條件。
如何使普棒末端庫場地利用率最大化,滿足中厚板中間產品的倉儲需求?成品發運工作小組查詢了2023年至2024年廠內中厚板中間產品的生產數據,從鋼種、厚度、長度、吊裝頻率等多維度分析,對場地面積進行合理劃分,經過多次桌面推算后,確定庫房規劃圖,保證“一物一位、一位一標識、快速吊運、標準管控”的高效管理。
普棒末端庫從8月20日開始改造,至9月13日試車成功后立即投入使用,9月份全品種倉儲費用較8月降低13.14%。(陳嘉麗)